说到这里我们在来探讨下我今天要讲的主题,孔子在《礼记》里讲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就是说只要是人就离不开饮食和性,而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更干脆,“食色性也 ”一句话人就是吃和性。但是毛爷爷也说过,“是人就有三六九等,”人不同那么生活的方式也就不同,所以生活的原则也就不同,道家讲阴阳、佛家讲空色、儒家讲性。最终是阴阳互转、有和无的关系,生殖和繁衍的关系罢了,总之是围绕人来讲的。
“ 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孔子一句话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多的民族,所以中国的性文化的发达是绝对超呼我们一般人的想象。我们对外宣称中国是个饮食文化的大国,但是饮食文化不排除性文化,而西方文化我们看到的是性文化,可实际呢决非那么简单。单就我们来讲,饮食就是个吃喝问题,吃喝问题解决了那么就是性了,很简单,至于精神那都是给极少数人来讲的,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极少数人,而大多数是在享受,说的俗点是在饮食和性的享受上。当然人不能不吃不喝而去风花雪夜、而去达旦琴棋。精神享受从来都是极少数人的事情。
那么这么多的男女混合在一片国土之中该如何解决饮食和性问题呢,这个好办结婚。这是古人发明的,通过结婚而占有一个人的全部,身体、思想和精神和他的或短或长的一生。这样人再多也不至于为了男女去撕杀。但是在古希腊就发生过为男女而战争,中国也早就有了,在南北朝种族相互之间的仇杀达到几十万,但是女人多数都幸存下来了,许多帝王就只为红颜不为江山。
有时候我在想男女如果单纯的用饮食和性去区分那太简单了,找个人能结婚就可以了,只要身体好其他都无所谓,但是物质生活发达的今天是否是这样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