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泌物—健康的“晴雨表”
女人对待阴道分泌物的态度通常是两个极端:要么对留在内裤上的痕迹漠不关心,要么就为了颜色深浅的一点儿变化大惊小怪。与前者相比,后者的做法相对更可取一些,因为关注自己更多些至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。何况从某种程度上讲:阴道分泌物正常与否确实是一张反映身体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很多妇科疾病都是首先从阴道分泌物中发现最初迹象的。
其实,阴道产生和排除一些分泌物是正常的,因为每个身体器官都有自己的代谢方式。没有异味、颜色清亮的白色分泌物都属正常范围,而颜色发黄、绿色、带有臭味的分泌物很可能是性病或细菌性阴道炎的表现。分泌物也会随着年龄和身体状况发生变化,比如在怀孕期间,分泌物会变得比较粘稠,而绝经后就会越来越稀薄。
外阴部颜色—不可忽视的隐秘症状
自我检查的最好时机是在洗完澡后,用一面小镜子就可以看到下体最隐蔽的部位。用手指在这个部位做小小的“搜寻”:首先抚摸一下周围的皮肤,看有没有不正常的突起。另外,留意一下外阴皮肤的颜色。健康成熟女人的外阴颜色略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肤色,而且肤色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深。大阴唇和小阴唇的长短、肥厚都没有一个所谓“正常”的数字,也不一定要绝对对称。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的突起,或发现阴部颜色发白或发红的时候,就要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,让医生给你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。因为外阴颜色发白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,而可疑的突起则可能是性病的警报。
清洁也要有“章法”
小时候妈妈常对我们说:“洗完脸别忘了顺便洗洗耳朵后面。”那是因为耳朵后面经常是“被遗忘的角落”。阴部皮肤不如其他部位平滑,也是最容易储存垃圾的“死角”,所以每天洗澡时千万不要忘了用流动的水冲洗外阴部。除了清洗外,还要注意每次大便后清洁的方式。正确的方法是:要从前往后擦,千万不要从后往前擦。这样,印在卫生纸上的“垃圾”就不会殃及到阴道口和尿道了。
医生的角色—不要轻易扮演
虽然看医生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体验,但也千万不要轻易扮演医生的角色,因为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成了个“蒙古大夫”。小文就曾做过这样一件傻事:前一阵她感到阴道瘙痒,于是就根据症状给自己买了药,结果发现情况越来越糟。实在忍不下去了才去看医生。结果发现:小文原来患的是早期细菌性阴道炎,服用一两个周期的抗生素就能解决,由于延误了治疗的时机,炎症已经从阴道殃及到了宫颈。